今天是:
加入收藏
机关党委
 本站首页  部门介绍  工作动态  规章制度  公告通知  研讨交流  工会活动  学习园地  文件下载  联系方式 
搜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研讨交流>>正文

家风家规征文(胡美东)

发稿作者:大连大学机关党委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1日     浏览

家风之我见

国资处支部 胡美东

一段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家风又称门风,是给家中后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在春秋战国时期,家庭教育的经验常常反映在一些名人学者的哲学、政治学、伦理学著作之中。

家风往往是作风的某种反映。对于领导干部的子女来说有权势的父辈并不足以依赖,惟有靠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习家“家风”:勤俭节约讲情义 毛家“家风”:低调做人、清廉周总理的“十条家规” 陈云家风:身教重于言教

孝顺;要和气 厚道,诚实;朱子家训: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颜氏家训: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仕宦不可过两千石,婚姻勿贪世家;庞氏家训:观人家起卧之早晚,而知其兴衰.建构和谐家风可从几方面入手:家庭成员要理智,善于控制情感;

当着孩子面吵架,要相亲相爱;父母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家庭成员要尊敬老人,关心老人;要与邻里和睦相处;对有困难的人要同情、关心和帮助

建构家风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具有传统文化特色,是世代相传的中华文化的朴素沉淀,同时家风也蕴含着丰富的时代特征。

1.首先我们要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人类最朴素最基本的情感,也是社会公德的一种体现。孝敬父母是夫妻合一、为孩子做表率、创建其乐融融家庭,进而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孝敬父母是圣经中十诫的第五诫,而且是唯一带应许的诫命,那就是孝敬父母可以使人得上帝的祝福,在世长寿。

2.做人要厚道。厚道没有固定含义,就如冬日阳光夏日清风,无论人品还是德行,都能打动人。厚道让人信赖,让人踏实,让人熨帖,让人感动。作为朋友,可交;作为同学,可信;作为老师,可敬;作为领导,可从;作为下属,可用。厚道人不算计你,厚道人不欺骗你,厚道人不出卖你,与厚道人打交道就象在洒满月光的湖面上泛舟,让人宁静而温馨。家庭成员要理智,善于控制情感;

3.做人要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华夏民族最崇尚的品质,已传承数千年。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当着孩子面吵架,要相亲相爱;

4.做人要正直守法。正直就是要不畏强势,敢做敢为,要能够坚持正道,要勇于承认错误。正直意味着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这一点包括有能力去坚持你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在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并能公开反对你坚信是错误的东西。

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做为公民,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尤其要遵守职业纪律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让遵纪守法成为我们的荣誉。 父母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5.要勤俭持家。“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古代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开国领袖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勤俭不是小气,而是一种文明,应该被广泛传承。大到国家,小到家庭,不分贫富大小,如果勤俭文明之风盛行于世,将是国之本,家之幸,民之福。

上一条:家风家规征文(陈晖) 下一条:家风家规征文(董立刚)

关闭

大连大学机关党委  版权所有 © 2015